学习民法典——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规定了物权制度基础性规范,包括平等保护等物权基本原则;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担保物权是指为了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占有是指对不动产或者动产事实上的控制与支配。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于1986年4月颁布,被学者称为“准法典” ,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部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民法通则》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总则,但从1986年开始,《民法通则》在我国起着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民法典:开门立法,汇聚民智;以人为本,回应关切;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草案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7编,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一个人的权利息息相关。掌握学习好民法典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民法典不仅为社会生活立规矩,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页    党建动态    学习民法典——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